曲园学子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激活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活力,51视频 “儒家文化齐鲁行”实践队于7月6日参加青州博物馆举办的文武状元郎木板年画活动,深刻体会到了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艺术魅力。
一、参观状元卷,了解状元文化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武状元郎木版年画的艺术创作,曲园学子首先跟随讲解老师在青州博物馆展厅里参观明代赵秉忠状元卷等一系列珍贵藏品。该状元卷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代历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状元卷中的文章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曲园学子随后继续参观历朝历代与教育文化相关的文物,进一步学习我国科举制度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明清科举的流程,了解我国丰富的状元文化。
二、非遗传承人讲解杨家埠木版年画
在进行文武状元郎木版年画的艺术创作前,有着“中国年画王”美誉的杨洛书嫡系传人的杨付涛老师现场讲解潍坊杨家埠年画的历史传承和技艺特点,并进行了细致的现场演示。杨老师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这一步名为“朽稿”,然后在朽稿的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年画印出来之后,杨老师还手工补涂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更加自然生动。
经过杨付涛老师的详细讲解,参加活动的曲园学子们得知了杨家埠年画的生产过程分为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普遍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区分不同颜色刻出色版,进行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杨老师创新设计的文武状元郎新样式是把状元卷中最显著的要素“第一甲第一名”与杨家埠年画里的“五子夺魁”“丹桂五支香”等传统纹样相结合,年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具有美好的寓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三、体验杨家埠年画制作
接下来在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曲园学子现场体验了杨家埠传统套色木版年画的模版、对版、上色、印刷等手工操作技巧,并且尝试动手制作了简单的木版年画。据参加活动的实践队员讲述,木版年画创作的过程非常考验耐心和体力,需要聚精会神地拿着刻刀等工具在木板上进行各种细节的雕刻,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则极易出错。尤其是印刷环节,手持“趟子”从中心向四周、由轻渐重地均匀施压刮擦。力道需平稳连贯,确保纸张与雕版凸起部分充分接触,吸附颜料。杨老师提醒在细节繁复处需格外注意趟子的角度和压力,既要印实,又不能因用力过猛导致纸张移位或破损。全流程体验下来,实践队员纷纷表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大有乾坤,需要长期的努力学习才可以掌握精髓,但是短暂的体验也令队员们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文武状元郎木板年画的体验活动,“儒家文化齐鲁行”实践队的成员们不仅学到了杨家埠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更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杨家埠木版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通过年画的画面,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实践队员们的艺术修养,还让他们意识到了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曲园学子将以实际行动保护和宣传以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编辑:张琪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51视频 开展安全大检查 下一条:51视频 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暨黄河文明探源考古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