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的号召,51视频 “儒家文化齐鲁行”实践队于7月10日晚召开了第一次线上动员大会。此次会议聚焦于明确实践任务、细化团队分工、强化责任意识,为即将开启的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筑牢根基。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战略体系的核心支点,其地位、价值与意义贯穿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的全维度。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孙宁慧对全体队员的热情参与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着重阐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队长指出:开展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实践是青年学生贴近社会、了解民生的重要渠道。通过参与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实践,能够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在奉献中彰显青春价值,本次实践活动正是践行这一目标的重要机会。
紧接着,队长详细说明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任务与目标、相应的成果展示与反馈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项目,如开展乡村支教、科普服务、乡情调研,助力乡村教育提质、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分别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标准与预期成效。同时,每位队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想法和思路,在集思广益中帮助团队更好地完成实践。在成果展示方面,明确了包括撰写实践报告、完成成果调研、制作活动视频、呈现活动过程等多种形式,全面总结实践成果,为后续经验总结与推广奠定基础。
随后,队长对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要素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地讲解。在宣传投稿板块,队长为队员们进行了详尽且专业的讲解,系统梳理不同层级、影响力各异的投稿平台,针对文字、图片、视频三类典型稿件,精准剖析各自专属的投稿规范与核心要点。讲解期间,队长带领队员深入研读中青网、校团委、院团委等重要平台的投稿细则,助力大家深度了解宣传工作要求,为后续新闻宣传工作筑牢坚实根基。为保障实践活动高效、有序推进,队长结合队员专业优势、个人能力与性格特质,对实践队伍进行精细化分组。分组时,既清晰划定各组长的统筹协调职责,也细致明确每位组员的具体工作范畴。此外,队长着重强调,全体队员需秉持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共识、协同发力,相互扶持、紧密配合,携手高质量完成这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任务。
乡村振兴是奉献社会、助力发展的桥梁。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实践中,实践队员们踏实勤奋、无私奉献,为乡村振兴奉献绵薄之力。从乡村环境整治到乡村文化建设,从乡村企业参访到乡村振兴宣传,随处可见实践队员奉献的身影。“俯身耕热土,援手绘乡图”,实践团队将赓续奉献精神,用真心与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与力量。
乡村振兴是锤炼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熔炉。面对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实践中多样的需求与问题,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协同创新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将深入乡村调研,开展乡情民情调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探索网络直播、文明宣讲等创新模式,针对儒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现青年智慧与风采。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开展,活动致力于响应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指示,深入乡村,助力解决实际问题。参与会议的实践队员们均表态,愿意以满腔的热忱、无私的态度投身实践。他们会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积极创新服务形式,为乡村带来新活力,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青春助力振兴,奉献成就未来。在迈向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实践队员们要扎实做好社区服务这门实践课,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精神,用涓涓之力凝聚乡村振兴磅礴伟力,用创新思维促进问题解决,以坚定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新进程。通过本次动员会议,“儒家文化齐鲁行”实践队的队员明晰了目标,汇聚了力量,为即将开展实践活动做好了充足准备。未来,他们将奔赴乡村,以青春热血书写奉献篇章,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王梓懿 金渝涓
初审:董经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于无声处听惊雷—临淄烈士陵园的沉思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部署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