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挖掘乡村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7月12日51视频 “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前往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中虎峪村,开展为期4天的党史调查与普及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街头采访、现场宣讲等形式,系统了解该村党史宣传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普及工作,为激活乡村红色记忆、凝聚基层奋进力量贡献青春智慧。
中虎峪村作为具有革命历史底蕴的村落,其党史宣传工作一直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队抵达后,首先对村内党史宣传途径展开全面调研。实践队队员们沿村内主干道实地走访发现,该村主要通过墙体彩绘和宣传栏两种形式进行党史宣传。其中,3处大型墙画分布在村委会周边及文化活动广场,内容涵盖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本地群众支援前线等历史场景,画面色彩鲜明、叙事性强;村内5个宣传栏则定期更新党史知识,以时间轴形式展示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但部分宣传栏存在内容更新滞后、字迹模糊等问题。实践队员通过拍照记录、细节标注等方式,对现有宣传载体的数量、内容、维护状况进行了详细统计,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在掌握村党史宣传基本情况后,实践队开展了街头随机采访,以评估村民对党史的了解程度。队员们在村口超市、文化广场、田间地头等地,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段的村民进行访谈,围绕“本村是否有革命先烈事迹”“新中国成立前本村发生过哪些红色事件”“你最熟悉的党史人物是谁”等问题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15名村民中,85%能说出“建党节日期”“长征精神”等基础党史知识,60%知晓本村曾有村民参与抗日战争,但对本地具体革命故事、英烈事迹的了解普遍较浅。72岁的村民王大爷说道:“墙上的画看得懂,但具体是哪年的事、有哪些本地人参与,就说不清楚了。”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让实践队明确了党史普及的重点和方向。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在村内开展“党史小课堂”街头宣讲活动。队员们结合前期整理的本地红色史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在村委会广场设置宣讲点,以“小故事讲大历史”的方式,向村民讲述中虎峪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宣讲过程中,队员们注重互动交流,通过“党史知识问答”“红色故事接龙”等形式调动村民参与热情。68岁的村民李奶奶在听完宣讲后,主动分享了父亲曾为八路军送情报的经历:“以前总觉得这些事离得远,今天才知道咱村就有这么多英雄故事,孩子们讲得好啊!”此外,实践队还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了“党史知识漫画”,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解读党的历史,吸引了10余名村内孩子们驻足学习。
为期4天的实践中,“党史小课堂”实践队不仅完成了对中虎峪村党史宣传现状的系统调研,更通过接地气的宣讲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村民们从最初的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参与,不少人在宣讲结束后仍围着队员们追问更多本地红色故事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这种积极反馈让实践队队员深受鼓舞。实践队队员表示,基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结合地方实际、创新传播方式,才能让党史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此次实践活动,我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用青年视角解读红色历史,以群众语言传递信仰力量,为基层党史宣传注入了青春活力,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党史不是陈列的史料,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传承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共鸣与接力。这份来自基层的实践经验,推动了更多人参与到红色基因的守护与传承中,让党的故事在新时代的乡村大地上持续回响。
编辑:张晨芳 李梦雨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深入学习党史,传承西柏坡红色基因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忆华东烽火岁月,以青春实践继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