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视频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51视频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溯文明:探虢国秘藏,寻仰韶印记

发布日期:2025-08-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探寻黄河文明的历史脉络,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51视频 黄河文明探源考古调研实践团于13日至15日,先后前往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与仰韶文化博物馆遗址公园开展实地考察。实践队员通过文物观察、模拟考古、文化体验等方式,近距离触摸历史遗存,感受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厚重底蕴。

7月13日,实践团首站抵达虢国博物馆。这座依托西周虢国墓地遗址建成的专题博物馆,藏有大量青铜器、玉器及车马器等文物。实践队员沿展厅路线有序参观,在工作人员的简要讲解下,重点观察了虢仲铜方壶、兽叔铜盨等代表性器物。队员们手持笔记本仔细记录文物的纹饰特征与工艺细节,通过比对不同器物的造型差异,热烈讨论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与审美取向。在车马坑遗址区,大家俯身观察车马形制,结合《周礼》等文献记载,推测当时的军事布局与交通发展水平。

7月15日,实践团来到仰韶文化博物馆遗址公园。作为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以彩陶闻名。队员们首先参观博物馆内的彩陶展品,隔着展柜玻璃仔细观察人面鱼纹盆、小口尖底瓶等器物的纹样布局与烧制痕迹,通过分组讨论,归纳不同时期彩陶从简单条纹到复杂图案的风格演变。随后,在遗址公园的模拟考古区,队员们化身“考古工作者”,参与“探方发掘”实践:划定1平方米探方范围后,手持小铲、毛刷等工具逐层清理表层土,严格遵循“由上至下、由外及内”的原则操作,切身感受考古发掘的严谨流程。当“出土”零碎陶片标本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尝试拼接碎片,在反复比对中学习器物修复的基础方法。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注重将实地观察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虢国博物馆,通过青铜器铭文与文献记载的互证,加深对西周分封制下邦国关系的理解;在仰韶文化遗址,通过分析彩陶纹样中蕴含的自然崇拜元素,探讨原始农业文明与先民精神世界的联系。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及时记录观察心得,形成包含器物特征、工艺推测、文化关联等内容的调研笔记,为后续整理分析奠定基础。

实践团成员表示,实地考察让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象可感。从西周青铜的庄重纹饰到仰韶彩陶的灵动线条,黄河文明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通过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基本流程,不仅提升了对文物保护的认知,更增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这种“行走的课堂”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密码,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守护文化根脉需要青年一代的持续努力。



编辑:张琪

初审:王建阳 孙煜潇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朝花夕拾进满庄,青春实践暖民心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探三门峡大坝,悟治水千年智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