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力于非遗传承与教育创新实践的“探源守脉,薪火承韵”实践队,在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踏上了香港故宫博物院的探访之旅。此次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队员们怀揣着对非遗传承的热忱,深入探寻其中的文化瑰宝,尤其将目光聚焦于极具特色的非遗牙雕,为后续的实践工作积累丰富素材。
香港故宫博物院作为一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馆,荟萃了众多珍贵的文物,是连接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和解读。实践队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各个展厅,开启了一场别样的文化探寻之旅。
在众多展厅中,非遗牙雕展区无疑是最吸引队员们目光的地方。牙雕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香港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牙雕作品,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精品,每一件都堪称艺术佳作。
展柜中,一件清代的象牙雕人物故事摆件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以整块象牙精心雕琢而成,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从人物的衣着纹饰到周围的场景布置,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队员们凑近观赏,不禁为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讲解员介绍道,牙雕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选材、设计、雕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工匠具备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尤其是在雕刻环节,工匠们需凭借精湛的刀法,在坚硬的象牙上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匠心的锤炼。
另一件明代的象牙透雕花卉纹盒同样让队员们赞叹不已。这件作品采用透雕工艺,花纹繁复而不失精致,花卉的形态逼真,仿佛能闻到阵阵花香。队员们纷纷拿出纸笔,记录下这件作品的细节,并不时向讲解员请教透雕工艺的技巧。讲解员介绍,透雕是牙雕中难度较高的工艺之一,需要工匠在雕刻过程中精准把握力度和角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作品损坏,因此每一件透雕作品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还与香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就牙雕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象牙原材料的稀缺和相关保护政策的实施,牙雕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牙雕技艺,为牙雕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队员们认真倾听,结合自身的实践主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将牙雕技艺融入教育创新的想法,如开发牙雕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展牙雕体验活动等,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肯定和认可。
此次香港故宫博物院之行,让“探源守脉,薪火承韵”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满满。通过近距离观赏精美的牙雕作品,深入了解牙雕的历史和工艺,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参观的收获运用到后续的非遗传承与教育创新实践中,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传承模式,让牙雕等优秀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更多地区的非遗资源,加强与各地文化场馆和传承人的合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张琪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访伊春森林博物馆,悟抗战红色精神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解码七秩校魂,传承曲师薪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