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视频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51视频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支教与科普并行,书写服务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08-2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探索教育服务赋能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820日,51视频 史迹承魂,韶华拓路”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淄博市湖名社区,以支教服务为基石、科普讲座为延伸,精准对接社区青少年成长需求,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实践队用专业知识搭建成长桥梁,用创新形式点燃学习热情,让教育服务真正扎根社区、惠及居民。

精准支教:破解学业难题,分层教学暖人心

湖名社区涵盖多个年龄段孩童,学业需求呈现“多层次、差异化”特点。实践队进驻之初便与社区居委会深度联动,通过发放200余份问卷、走访30余户家庭,详细梳理出孩子们的学科痛点:低年级学生集中在拼音认读、基础算术;中年级学生面临英语单词记忆、作文素材积累难题;高年级学生则对几何证明、文言文翻译感到棘手。

“针对不同需求,我们必须‘量体裁衣’。”实践队员依据专业背景分工,上午10点,社区活动室里的“分层课堂”正式开课。低年级教室里,实践队员带领20余名孩子玩“拼音接龙”游戏——将声母、韵母卡片制成彩色拼图,孩子们分组竞赛拼出音节,原本枯燥的拼音学习变成了热闹的“闯关游戏”。隔壁的高年级教室里,一场几何难题研讨会正激烈进行。在层层引导下,5名学生最终自主找到解题思路

科普讲座:实验室到生活场,点燃科学探索欲

“光讲课本知识不够,还得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实践队员说。为拓宽青少年视野,实践队精心策划了系列科普讲座与体验活动,涵盖物理、生物、环保等多个领域,让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社区生活。

下午的“神奇的物理现象”讲座上,实践队员用矿泉水瓶、乒乓球、蜡烛等日常物品,演示了“大气压的力量”将装满水的瓶子倒置,瓶口覆盖的乒乓球竟被牢牢“吸住”。“身边的生物世界”科普课更接地气。实践队员带着孩子们在社区花园里观察蚂蚁搬家、树叶蒸腾,讲解“生物链”“光合作用”等知识,让孩子们明白“科学不在课本里,在脚下的草地里”。

环保主题科普则与社区治理深度结合。实践队员以“垃圾的奇妙旅行”为题,用动画短片展示垃圾分类的全过程,讲解“可回收物如何变废为宝”“有害垃圾为何要单独存放”。讲座结束后,实践队还发放了自制的“垃圾分类指南”漫画手册

创新融合:教学形式巧设计,让学习“活”起来

为避免支教与科普陷入“单向灌输”,实践队创新引入情景教学、实践体验等形式,让知识传递更生动。

英语教学中,“情景剧场”成了热门项目。实践队员搭建简易“机场柜台”“餐厅餐桌”,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乘客、服务员、收银员,用英语完成“购票”“点餐”等对话。语文课堂上的“故事新编大赛”同样精彩纷呈。实践队员选取《龟兔赛跑》《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改编结局。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不仅文字表达更流畅,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服务延伸:从课堂到社区,教育赋能治理新生态

实践队的服务不止于课堂,更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在支教与科普活动间隙,实践队员结合环保科普讲座内容,组织“小小环保卫士”行动:带领孩子们清理社区绿化带的垃圾,用废旧纸盒制作分类垃圾桶,在健身器材旁张贴“爱护公物”小贴士。实践队还联合社区开展“文明养犬”科普会,讲解宠物粪便处理、遛狗牵绳的重要性,随后带着孩子们向居民发放宣传页进行宣传

此次曲园学子进社区活动,以支教奠定教育基础,以科普拓宽成长边界,生动诠释了“教育服务+社区治理”的正确性。正如实践队感悟“青春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用真诚服务激活社区的活力。”未来,这样的实践将持续深入,让教育之花在基层治理的土壤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编辑:王聪聪 周雅妹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观台儿庄馆,忆烽火当年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开展社区楼道清洁活动,助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