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视频 “邻里共暖”实践队队员走进社区的这一天,从晨光初露到午间时分,实践队队员始终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让“暖心饺子”的温暖从筹备延伸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活动开始前,采购组早已完成所有物资准备。他们提前根据社区提供的居民信息,敲定了少盐、易消化的馅料种类,将面粉、馅料、餐具、打包盒乃至备用的擀面杖、保鲜膜等物资分类装箱,抵达社区后迅速完成卸货、清点与摆放,确保食材新鲜、工具齐全,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进入制作环节,制作组成员立刻投入忙碌。一部分人负责揉面、擀皮,面团在掌心反复揉搓至光滑,擀面杖滚动间,一张张厚薄均匀的面皮整齐摞起;另一部分人专注包饺子,有人负责分发馅料,有人专注捏制,从基础的月牙形到居民传授的花边样式,实践队队员相互学习技巧,很快让托盘里排满了形态规整的饺子。遇到来参与的社区老人,他们主动让出位置、递上工具,配合居民完成制作,让“共包”的氛围愈发浓厚。大家在一起包饺子,为社区一些独居老人送上爱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使社区的“一家亲”氛围更加浓厚。
配送组则始终保持“动态服务”。他们提前熟悉社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居民的住址,在饺子煮熟后,第一时间用保温餐盒分装,分成几个小组按路线配送。每到一户,他们会轻放餐盒、帮忙简单整理桌面,返回时还会带回居民的反馈,比如“饺子温度刚好”“馅料很合口味”,让实践队队员及时了解服务效果。
除了三个核心小组,实践队队员还专门安排了协调人员。有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及时补充消耗的面皮和馅料,清理桌面杂物;有人关注蒸笼状态,把控饺子蒸煮时间,确保出锅时口感最佳;还有人提前准备好打包盒,将居民自带或需要带走的饺子整齐装好,让每份心意都有合适的“载体”。
整个过程中,实践队队员没有明确的“边界”——采购组忙完物资整理,会主动加入擀皮队伍;制作组包完一批饺子,会帮配送组传递刚出锅的餐盒;配送组返回后,又会顺手收拾现场。这种“补位不缺位”的协作,让活动从食材到位到饺子出锅、从现场互动到上门配送都井然有序。
团队的行动,不仅是完成一次包饺子活动,更是用协作的力量把温暖落到实处:提前对接社区需求避免疏漏,分工明确提高服务效率,默契配合让居民感受到被重视的贴心。这种“人人参与、环环相扣”的团队行动,正是“邻里共暖”最生动的体现——温暖从不是单个人的付出,而是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自然散发的力量。
编辑:王聪聪
初审:董经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赴周庄实践,探水乡文化传承密码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小区环境清,居民心安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