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视频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51视频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赋能社区儿童成长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2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响应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的号召,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区邻里融合,719日,51视频 “青衿之志,微光筑城”实践队联合社区,在社区广场精心策划并开展“相约小时光”儿童主题活动。这场集趣味互动、亲子协作、社区交流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吸引超百组家庭参与,成为夏日社区里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是用青春力量书写基层服务的生动篇章。

凝聚合力,做好前期筹备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队员深度融入社区,通过走访调研,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和居民交流,精准把握社区儿童及家庭需求——既希望有孩子释放天性的玩乐空间,又渴望搭建亲子沟通、邻里交流的平台。基于此,实践队联合社区规划出“创意手工区”“欢乐互动区”“邻里交流角”三大特色功能板块,从活动流程设计到物料筹备,从志愿者分工到场地布置,反复打磨细节,力求满足居民需求。

多彩互动,点燃童真火焰

活动当日,创意手工区早早布置妥当,鲜艳的彩纸、五花八门的手工材料整齐摆放。实践队成员与社区志愿者化身“手工导师”,等候孩子们的到来。

“欢乐签到站”是活动的活力前哨。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手捧着多彩气球,笑迎每一组家庭。孩子们欣喜地接过气球,眼睛被鲜艳色彩吸引,小手紧紧抱着。签到展板上“感恩相遇,相约小时光”的字样,在气球映衬下格外温馨,社区家庭纷纷踊到展板签名拍照,成为社区朋友圈的“打卡热地”,这也为活动定下轻松愉悦的基调。

祖孙与老师共同参与的手工折纸活动,是手工区的一个温馨画面。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看奶奶与老师配合,将彩纸折出弧度、用线圈勾勒形状。奶奶耐心讲解 “这样折才能立起来”,老师适时引导“试试换个颜色搭配呀”,孩子小手跟着比划,从生疏到熟练,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小作品渐渐成型——形态各异的“花朵”,可爱奇特的“动物”......这一方手工天地,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更成为代际传承与交流的纽带,奶奶们分享着手工艺技巧,孩子们发散创意,志愿者门也在帮助指导孩子中收获温暖。

互动区内,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轮番上演,现场气氛热烈欢快。实践队成员精心设计的“亲子默契大挑战”游戏环节尤其引人注目,家长和孩子需要背对背独立回答相同的问题,比如“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是什么”“爸爸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等,这不仅考验亲子间的了解程度,更勾起了两代人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为参赛家庭加油打气。整个社区广场上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声和呐喊声,原本陌生的邻里在互动中逐渐熟络起来。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一些素不相识的家庭因为组队参赛而结下友谊,这份因游戏而生的情谊让整个社区的氛围变得更加温暖和谐,实践队员们也深切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热闹的交流场景,正是邻里交流角的日常。实践队员们引导家长们带着孩子整理闲置物品,书籍、玩具、小摆件有序摆放。孩子们化身 “小掌柜”,用稚嫩声音推销:“这是我最爱的绘本,里面故事可好玩啦!”“这个积木能搭城堡,和新朋友一起玩呀!”以物换物环节,换的不只是物品,更是分享的快乐。孩子用旧拼图换到新奇玩偶,兴奋地和新伙伴探讨玩法;家长们交流育儿经,经验在交流中传递,情谊在分享中加深。

收获成长,续写服务篇章

实践队参与组织的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家庭搭建了温馨的亲子互动平台,更让实践队员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基层治理的认知。他们亲身体会到,一场精心设计的社区活动,能够有效激活邻里情感、促进家庭和谐,这正是共建温暖家园的“微力量”。组织协调的过程,锻炼了队员们的沟通协作与应急处理能力,使其深刻领悟“服务无小事”的责任内涵。

IMG_256

编辑:金渝涓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以教博为径,寻师范红脉,铸教育新魂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深耕秦汉文物,曲园学子以志愿服务续薪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