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视频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51视频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科普筑梦暖童心,温情结营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08-2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深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教育振兴。8月11日,51视频 “青衿之志,微光筑城”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暑期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在和心社区及玉龙县九河白族乡龙应村儿童之家,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深度社会实践活动。一场以科普教育与温情告别为主题的结营仪式在和心社区温情举行,为这段充满知识与关爱的夏日篇章画上圆满句点。

科普课堂:遨游星海启心智,播种科学新希望

当日上午,实践队员郑老师为社区儿童精心呈现了“遨游星海,叩问苍穹”主题科普讲座。课程系统梳理了宇宙天体的科学分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星系的宏大结构、恒星从诞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行星与卫星的显著特征,并特别强调了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及其孕育生命的宝贵条件。讲座还沿着时间轴线,回顾了人类从仰望星空到迈入太空的探索壮举,展望了深空探测与星际旅行的未来图景。授课过程中,队员郑老师巧妙运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贴近生活的生动比喻,将深奥的天文学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趣味知识。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孩子们思维活跃,踊跃提问,“黑洞内部的时空结构是怎样的?”、“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层出不穷,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堂科普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探索未知、热爱科学的种子。

温情结营:回顾成长启新程,珍藏点滴铭情谊

下午举行的结营仪式洋溢着浓浓的不舍与温馨。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一同观看了精心制作的活动回顾短片。短片生动记录了短短两周内共同经历的珍贵瞬间:从初次见面的羞涩到书法课堂上的屏息凝神,从手工创作时的奇思妙想到科学实验中的惊喜发现,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成功的欢笑、每一份合作完成的作品,都串联起从陌生到熟悉、从学习到共同成长的动人轨迹。仪式上,实践队根据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郑重颁发了“进步小明星”、“才艺小达人”、“暖心小天使”等荣誉奖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努力付出和可喜进步。孩子们则以在美育课程中学到的成果,集体表演了充满童真活力的舞蹈《春风吹》,用舞姿表达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在感人至深的“心愿启航”环节,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郑重地在心愿卡上写下对未来的小小期许——渴望的科普书籍、心仪的绘画工具、实用的书写文具……这些承载着个人梦想与希望的卡片,被孩子们亲手投入象征未来的“心愿箱”。这一张张卡片,不仅寄托着孩子们的愿望,也凝结着实践队员们深切的祝福。

临别寄望:情系滇西向未来,志愿精神永传承

临别之际,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互诉衷肠,互赠祝福,许下关于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的约定,共同期盼未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重逢。实践队员们深情表示,此次深入滇西乡村的支教活动,远不止于知识的单向传授,更是一次深刻的服务实践与精神洗礼。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日复一日的真诚陪伴,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了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分布的差异,更深刻体悟到优质的教育与温暖的关怀对乡村儿童心灵滋养和视野开拓的非凡意义。队员们表示,这段经历将内化为他们持续投身志愿服务、关注乡村教育的持久动力。

立足专业播撒希望,践行担当点亮未来

据悉,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两周(7月30日-8月11日),51视频 “青衿之志,微光筑城”实践队充分发挥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特色,在和心社区及龙应村儿童之家,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涵盖纳西族、白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科普知识普及、艺术美育熏陶、暑期课业精准辅导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公益服务项目。活动有效丰富了当地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切实为社区和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离别时分,孩子们手中紧握的不仅是记录着宇宙奥秘的课堂笔记,更是点燃求知热情的火种;那投入心愿箱的一张张卡片,承载的也不仅是个人愿望,更是实践队与孩子们共同编织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这支年轻的队伍,用知识与爱心在滇西的夏日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奉献之歌,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

编辑:李梦雨

初审:董经 孙煜潇

初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青春身影扎根田间地头,实践学习助力...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社区里的“美容师”行动

关闭